不小心參加了這部片的世界首映
其實我是去看了雄影的開幕片,剛好是這一部親愛的殺手
因為疫情的關係,原本要在香港的首映就沒了,然後雄影就變成了他的台灣首映兼世界首映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沒看過預告也不知道題材
我知道的只有鄭人碩的腳色跟劇照 (我自己murmur幾次鄭人碩最近好像蠻常飾演肢體殘缺的角色
不小心參加了這部片的世界首映
其實我是去看了雄影的開幕片,剛好是這一部親愛的殺手
因為疫情的關係,原本要在香港的首映就沒了,然後雄影就變成了他的台灣首映兼世界首映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沒看過預告也不知道題材
我知道的只有鄭人碩的腳色跟劇照 (我自己murmur幾次鄭人碩最近好像蠻常飾演肢體殘缺的角色
這是由導演學生時代的故事發展的劇情,演員選角青澀符合設定,表演自然入戲。
編劇呈現時代背景下的掙扎、不安及社會對於同性戀的價值觀,非常的真實。
(延伸推薦 : podcast節目【賈文青無料案內所】訪問導演的那一集
在保守時代相遇的兩人,一個想勇敢往前,一個退縮拉開距離,戲外的觀眾都能感覺他們是相愛的,但是青少年時期的兩人卻不曾確定關係,甚至連喜歡都沒有說出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同志議題不普及相關知識也不足,如同現在的性教育不足,加上社會上普遍認為同性戀者是疾病、是丟臉的,使異性戀以外的族群自我認同上多了重重阻礙。
「紫羅蘭的永恆花園」最終集
以「五十封信」的延續作為開場,所以沒有印象的人可以去補一下這一段,以及和劇作家有關的那一段,建議至少看過本篇再來看這部延了又延的京阿尼大作,會對人物角色及心境更有體悟。
畫面及音效在大螢幕和杜比音效下完美呈現,尤其要贊嘆這一部的分鏡,不同於美術設計的精緻,分鏡表現多次讓我倒吸一口氣,有興趣的人在觀影時可以注意。
思念一個人會是什麼樣子,想念是能夠淡忘的嗎?還是如老酒越沉越純粹?
想傳達的訊息要趁還能傳達到的時候傳達到,對方無法接受到訊息和無法傳達給對方都是一種遺憾。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如海無邊無盡的思念,推薦大家進場看這一部「紫羅蘭的永恆花園最終篇」。
英文片名原文直譯是「教室裡的魯納納氂牛」
全片幾乎在不丹海拔5000公尺的高山上拍攝
山上看起來很涼,快去看電影避暑
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不丹
我們能在那裏找到幸福的定義嗎?
很猶豫要不要放這篇上來,太多畫面我不忍心去回想
如果放上來表示我去認真的反芻了
雖然是常見的主題,但因世界如此黑暗,也有許多溫暖的光芒,還有更多故事不為人知,我們期待看見卻也害怕看見。
在沈痛中的歡笑更顯可貴,在納粹題材下很難歡樂,
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相信人性是如此黑暗呢?還是世界依然存在陽光?
週六下午到威秀,那個散場的人潮洶湧,跟上一次去看無聲救援的時候差太多我有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高雄大遠百12廳幾乎畫滿我都坐到最後一排邊邊了。
人潮大多來自「我的英雄學院」和「來自深淵」,近期日本動畫電影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即使疫情緊張但是擋不住鄉民們的朝聖,大家都有乖乖戴口罩也沒有人吃東西覺得很安慰觀影者的自律。
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接續上一部電影版的劇情,
如果沒有背景概念單純只看這集會對許多名詞感到不解,會對整個觀影體驗大扣分,
甚至因為看不懂所以不覺得有多虐。
雖然剛看完沒有想像中虐,
或許是因為故事節奏夠快,
以及笑點不少所以無法在觀影當下感覺到主角的感情深刻。
總的來說敘述非常清楚,不會因為沒看過原著就看不懂,
故事背景因為不了解日本黑道所以不知道有沒有瑕疵。
這一集的主題曲並沒有像Let it go一般容易朗朗上口,
但是每一首歌曲都深切的契合主角心境,不只好聽也很動人。
每首歌背後都藏著一顆洋蔥。
雪寶說的,會不會這樣危急的事件是未來的常態,雖然Elsa說都結束了,
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有下一集Elsa的冒險就不會結束。
恭喜陽光普照在金馬上大放異彩
本集依然有雷
-------------------------------------------------------------
繼溫柔的方式之後,我們來說那些揮之不去的過往
阿和(巫建和飾)與菜頭(劉冠廷飾)的愛恨情仇要從何說起
這是一部2.5小時的台灣電影
因為觀影時間抓得不錯,從開始到結束因為觀眾少所以沒有什麼被干擾
還好前一天沒有勉強衝去看然後犧牲前面十分鐘
英文名字: A Sun 中文:陽光普照
個人覺得這是一部非常貼近社會眾生的寫實電影
「小丑」--- 有雷請注意
這是一個瘋狂且失能的社會,由清潔人員的罷工來具現化社會功能的失常,由地鐵殺人事件引爆了底層人民在長期貧富不均的壓抑氛圍下所累積的委屈及憤怒,"為何那三個人渣死得比較有意義,只因為某個有錢人哀悼了幾句(而他甚至不認識那三個人),如果今天是一個超貧困的精神疾病患者死在路邊,會有人在乎嗎?而你們居然為這樣的人渣來譴責一直以來被霸凌的角色" 看著自己筆記本上面寫著願我的死亡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原打算在節目直播自盡的Joker在撕心裂肺講出了心聲之後,換來的是主持人的不屑,"為什麼?為什麼不好好聽我說話?為什麼要這樣踐踏別人?" 我似乎能聽見Joker這樣喊著。
而不再壓抑反擊慾望的他成了市民眼中對抗不公義的英雄,成了底層人民、被欺壓者、社會邊緣人的象徵。雖然這不是他的本意,但成了被眾人期待的存在,最後在群眾的包圍下站起,這時候他的"生"比起他的"死"來的有意義。
一開始就能感覺出亞瑟笑中的難過,瓦昆的表演真的很棒,越難過的時候笑越發無法控制,正因為笑得不合時宜為了符合社會觀感必須強壓下自己的笑聲,這樣的壓抑又成為心理壓力,使他越無法控制自己,然後造成一連串欺凌。最前段招牌被搶時,亞瑟其實沒有瘋狂失控的大笑,我想這是他因為他做出反抗的關係,在地鐵殺人時也是,開出第一槍笑聲就停止了;如果無法反抗就只能大笑,是不是因為經歷幼年虐待的亞瑟保護自己的手段,越難過越要笑得大聲。這裡也可能看出父母不切實際的期待造成的亞瑟心理障礙。
這是一部2018/8/17在台灣上映的電影,但是討論度比不上製作經費高昂的外國電影
這部片真的很細緻,沒錯我用細緻形容,作為台灣近年來的優秀作品之一,我個人覺得"范保德"不輸"大佛普拉斯"
這麼優的作品討論度一直不高,或許是題材讓人活在幸福中的人們難以親近
英文名稱是Father to son
為什麼不在父親節檔期上映呢?看電影前我曾這樣疑惑
"人渣的本願"是2013發行到2018完結的日本漫畫
在2017動畫化
身為時間稀少的菸酒生我用動漫追完了這部作品
畫風會讓你一眼覺得這是一部浪漫校園愛情喜劇
但是回頭看看作品名字暗示的這麼明顯
有些作家筆下的人物或許不讓人感到熟悉親近
但她的故事卻又每每刺傷看故事的人
那樣撕心裂肺的痛,無法排斥,無法習慣,更無法厭惡。
因為他有理,因為他真正那樣痛過的人有理由去珍惜,那樣活過的自己。
從'夜琉璃"到"天空塚"她是紫